"魏"字取名的寓意
拼音 | 五行 | 繁体 | 笔画 |
---|---|---|---|
wèi | 木 | 魏 | 18 |
‘魏’字取名寓意及含义
魏字取名有独立、高大、勇敢之义。
魏字含义:意指气慨豪迈、顶天立地、巍然屹立。
魏字五行元素为木在五行中寓意善良博爱、温文尔雅、气宇轩昂,曲直向上,有条达、侧隐、善良、仁慈、倔强、寓意仁厚。
‘魏’字取名90分以上的名字搭配
魏千翔96分许魏洲91分魏大勋96分魏晨100分江魏91分魏瑾丞93分魏罗兴95分魏罗辉93分魏洛宸100分魏郑泽97分魏茹玲92分魏羿哲100分魏军红94分魏子清93分魏清钒100分魏若一100分魏艺诺92分魏姝柠91分魏子芮100分魏莹95分魏晗怡100分魏煊晨97分魏婧宜99分魏歆媛94分
‘魏’字字义解析
字义:指独立不动的样子,如魏然;也指高大,如魏魏。
魏
wèi
古代宫门上的楼台:魏阙(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,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,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)。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北部、陕西省东部、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。
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。
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:北魏。魏碑(北朝碑刻的统称)。
姓。
‘魏’字字型演变
康熙字典‘魏’字解析
[①][wèi]
[《廣韻》魚貴切,去未,疑。
]
(1)宫门外两边的楼观。
(2)指《诗·魏风》。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﹝吴公子札﹞请觀於周樂……爲之歌《魏》。
”杜预注:“《詩》第九《魏》。
”
(3)古国名。
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,姬姓,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北。
公元前661年,被晋献公攻灭,将其地封给毕万,以毕万为魏大夫。
(4)古国名。
战国七雄之一。
开国君主魏文侯(名斯)是毕万后代,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,史称“三家分晉”。
建都安邑(今山西省夏县西北)。
魏惠王迁都大梁,因而魏也被称为梁。
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。
(5)三国之一。
公元220年,曹丕代汉称帝,国号魏,都洛阳,史称曹魏。
公元265年司马炎重演曹丕代汉的“禅让”故事建晋朝,魏亡。
(6)公元386年,鲜卑族拓跋部的拓跋珪称帝,国号魏。
史称北魏。
参见“北魏”。
(7)姓。
[②][wéi]
[《集韻》語韋切,平微,疑。
]
独立貌。
[③][wēi]
同“巍1”。
高大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