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网|起名工具|名字库

"郞"字取名的寓意

拼音 五行 繁体 笔画
láng 14

‘郞’字取名寓意及含义

郞取名没有特殊含义。
郞字含义:"郞"字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男性仆人、随从,或者是对年轻男子的称呼,有时也用来指丈夫或女婿。它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男性角色的不同定位和称呼方式。
郞字五行元素为火在五行中寓意热情好礼、善交朋友、口才佳、人缘好,有炎上热烈之象,主礼,有文明、谦逊、光明之意、寓意礼仪。

‘郞’字字义解析

字义暂无。


láng
同“郎”。

‘郞’字组词

冯郞,马郞,门郞,鱼郞,斋郞,黑面郞,将仕郞,骢马郞,点筹郞,门下侍郞,夜郞自大,顾曲周郞,认奴作郞,

‘郞’字字型演变

字形对比:

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
康熙字典‘郞’字解析

[①][láng]
[《廣韻》魯當切,平唐,來。

亦作“郒1”。
“郞1”的新字形。

(1)官名。
战国时已有,秦汉时沿置,有议郎、中郎、侍郎、郎中等,员额无定。
均属于郎中令(后改为光禄勋)。
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,随时建议、备顾问及差遣。
东汉以尚书台为实际的行政中枢,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,职责范围与过去的郎官不同。
后遂以侍郎、郎中、员外郎为各部要职。

(2)青少年男子的通称。

(3)对他人之子的敬称。

(4)女婿。

(5)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。

(6)对男子的敬称。

(7)偶亦用作自称。

(8)旧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。

(9)北朝人子呼其父称郎。

(10)明时称微贱者。

(11)称僧。

(12)明清时苗族称兵士。

(13)副词。
犹很,非常。

(14)通“廊”。
参见“郎臺”。

(15)春秋鲁地名。
㈠鲁边邑。
故地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。
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夏四月,費伯帥帥城郎。
”杜预注:“郎,魯邑。
高平方與縣東南有郁郎亭。
”㈡春秋鲁地名。
鲁近邑。
故地在今山东省曲阜市附近。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

智能起名 名字打分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文章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