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讠"字取名的寓意
![讠](/uploads/words/讠.png)
拼音 | 五行 | 繁体 | 笔画 |
---|---|---|---|
yán | 水 | 訁 | 7 |
‘讠’字取名寓意及含义
讠取名没有特殊含义。
讠字含义:讠字旁通常表示与语言、说话或表达相关的事物或概念。在汉字中,带有讠字旁的字往往与口头交流、文字、法律条文、思想表达等有关。
讠字五行元素为水在五行中寓意聪明好学、足智多谋、刚柔相济,弯转向下,有润下功能,主聪明智能,有流动变化的特性、寓意智慧。
‘讠’字字义解析
字义暂无。
讠
(訁)
yán
同“言”。用作偏旁。俗称“言字旁”。
‘讠’字字型演变
字源演变: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8BA0.gif)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8BA0.gif)
字形对比: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8BA0.gif)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8BA0.gif)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8BA0.gif)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8BA0.gif)
康熙字典‘讠’字解析
[①][yán]
[《廣韻》語軒切,平元,疑。
]
(1)话;言语。
(2)专指责备之言;谤言。
《易·需》:“小有言。
”孔颖达疏:“雖小有責讓之言,而終得其吉也。
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楚卻宛之難,國言未已。
”杨伯峻注:“國言,國人之謗言。
”一说,言,通“愆”。
指过失。
见闻一多《古典新义·周易义证类纂》。
或专指善言。
(3)指一个字或一句话。
(4)借指书;著作;文章。
(5)代称诗篇;歌辞。
(6)学说;主张。
(7)政令;号令。
(8)说;说话。
(9)谓论,谈论。
(10)表达。
(11)记载。
(12)问。
(13)告知;告诉。
(14)号召。
(15)解释引文、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,相当于“就是说”或“意思是”。
(17)指古代臣对君的呈文。
(18)嫌隙。
(19)离间。
(20)料想;知道。
(21)喻指鸣叫。
(22)犹然;焉。
多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。
(23)连词。
犹而。
(24)犹于。
#讠字含义
#讠字取名
#带讠字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