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激"字取名的寓意
拼音 | 五行 | 繁体 | 笔画 |
---|---|---|---|
jī | 水 | 激 | 17 |
‘激’字取名寓意及含义
激字取名有勇猛、热情、奋发向上之义。
激字含义:意指拔山举鼎、奋发图强、厚积薄发。
激字五行元素为水在五行中寓意聪明好学、足智多谋、刚柔相济,弯转向下,有润下功能,主聪明智能,有流动变化的特性、寓意智慧。
‘激’字字义解析
字义:本义指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,后也引申为强烈、激励,奋发等涵义。
激
jī
水受阻遏,震荡而涌或飞溅:冲激。激荡。激浊扬清(冲击污水,让清水上来,喻打击坏人坏事,奖励好人好事)。
冷水突然浇淋或冲、泡食物:激酸菜。
鼓动,使人的感情冲动:刺激。激励。
感情冲动:感激。激动。激昂慷慨。
急剧的,强烈的:激烈。激进。
过分直率:激厉。激切。
〔激光〕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子受光或电刺激,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,而辐射出相位、频率、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,称“激光”。亦称“莱塞”、“镭射”。
〔激光器〕产生激光的装置。
〔激素〕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。亦称“荷尔蒙”。
鲜明:唇如激丹。
‘激’字组词
感激,激动,激励,激烈,激发,激昂,激流,激荡,激怒,激情,激越,激浪,激战,激将
‘激’字字型演变
康熙字典‘激’字解析
[①][jī]
[《廣韻》古歷切,入錫,見。
]
(1)水流因受阻而腾涌、飞溅。
(2)阻挡水流。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今夫水搏而躍之,可使過顙;激而行之,可使在山。
”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河從河内北至黎陽爲石隄,激使東抵東郡平剛。
”颜师古注:“激者,聚石於隄旁衝要之處,所以激去其水也。
”宋苏轼《禹之所以通水之法》:“河水湍悍,雖亦其性,然非堤防激而作之,其勢不至如此。
”后因称挡水之石为激。
(3)急疾;猛烈。
(4)吹刮。
(5)冲击;射击;撞击。
(6)激发;激励。
(7)偏激。
谓言论、行动等超越一定限度。
(8)感慨,感触。
(9)愤怒。
(10)抑制。
(11)刺激。
(12)姓。
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[②][jiào]
[《廣韻》古弔切,去嘯,見。
]
(1)鲜明;清澄。
(2)通“噭”。
高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