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冭"字取名的寓意
冭
拼音 | 五行 | 繁体 | 笔画 |
---|---|---|---|
tài | 水 | 冭 | 5 |
‘冭’字取名寓意及含义
冭取名没有特殊含义。
冭字含义:冭字,拼音为“lìn”,在简化字体系中并没有对应的简化字,通常用于表示古代兵器或武器的一部分,具体指矛的刃部。在古代文献中,冭字可能用来描述矛尖锐的部分,与现代汉语中的“刃”有相似的含义。
冭字五行元素为水在五行中寓意聪明好学、足智多谋、刚柔相济,弯转向下,有润下功能,主聪明智能,有流动变化的特性、寓意智慧。
‘冭’字字义解析
字义暂无。
冭
tài
古同“太”。
古同“泰”。
‘冭’字组词
冭冭,
‘冭’字字型演变
字形对比:
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康熙字典‘冭’字解析
[①][tài]
[《廣韻》他蓋切,去泰,透。
]
“冭1”的今字。
“夳1”的今字。
(1)通达;通畅。
(2)安舒;安宁。
(3)好,美好。
(4)宽裕。
(5)骄纵。
(6)奢侈。
(7)大。
(8)太;过甚。
(9)极。
参见“泰古”。
(10)卦名。
《周易》六十四卦之一,乾下坤上。
为上下交通之象。
(11)古代酒器名。
(12)山名。
参见“泰山”。
(13)州名。
辽置。
治所在乐康(今吉林省洮安县东)。
金大定二十五年废。
承安二年复置,移治长春(今吉林省乾安县北),辖境扩至今洮儿河下游地区,为当时边防重地。
金末废。
参阅《金史·地理志上》。
(14)州名。
五代南唐置。
治所在海宁县(今泰州市)。
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泰州市、泰县、如皋、泰兴、兴化等县地。
元改泰州路总管府,后复原名。
明清沿置。
参阅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·江南五·泰州》。
#冭字含义
#冭字取名
#带冭字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