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侽"字取名的寓意
侽
拼音 | 五行 | 繁体 | 笔画 |
---|---|---|---|
nán | 火 | 侽 | 9 |
‘侽’字取名寓意及含义
侽取名没有特殊含义。
侽字含义:不是一个标准汉字,无取名寓意。
侽字五行元素为火在五行中寓意热情好礼、善交朋友、口才佳、人缘好,有炎上热烈之象,主礼,有文明、谦逊、光明之意、寓意礼仪。
‘侽’字字义解析
字义古同"男"。
侽
nán
古同“男”。
‘侽’字字型演变
字形对比: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4FBD.gif)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4FBD.gif)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4FBD.gif)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4FBD.gif)
![](https://static.hmz8.com/zixing/4FBD.gif)
康熙字典‘侽’字解析
[①][nán]
[《廣韻》那含切,平覃,泥。
]
亦作“侽1”。
(1)男子;男性的人。
与“女”相对。
(2)指男性。
(3)特指能从事劳动的青壮年男子。
(4)儿子。
(5)儿子对父母的自称。
(6)古代爵位名。
五等爵的第五等。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
”《公羊传·隐公五年》:“天子三公稱公,王者之後稱公,其餘大國稱侯,小國稱伯、子、男。
”徐彦疏:“公地方五百里,侯四百里,伯三百里,子二百里,男一百里。
”《汉书·翟义传》:“莽乃并録,以小大爲差,封侯伯子男凡三百九十五人。
”清代亦以称第二品爵位。
(7)指古代“五服”、“九服”之一的“男服”。
(8)指具备男子的性功能。
#侽字含义
#侽字取名
#带侽字名字